7月7日,长江大学举行2025年“荆楚优师计划”签约仪式。100名怀揣教育梦想的准大一学生,与荆州、宜昌、襄阳、荆门、十堰、恩施、咸宁7个地市州教育局签订“荆楚优师计划”公费师范生定向协议,未来,这些学子们毕业后将奔赴基层县乡任教。
签约仪式现场
来自湖北咸宁的曾可,在今年高考中取得物理方向590分,成为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中的一员,“我性格比较内向,十几年的求学生涯里,总不太敢主动和老师沟通问题,但老师们总能及时发现我的困扰,主动来帮我解决,这份关怀给了我很大的力量。也正因如此,我萌生了成为一名老师的想法,希望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。”
高中时期老师们的温暖,像一束束光,照亮了曾可的求学路,也让她在心里种下了成为教师的种子。她渴望像那些影响过自己的老师一样,用学识与热忱,点燃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向往、对未来的憧憬,以及对更广阔世界的探索欲。这份渴望,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“荆楚优师计划”。
2024年起,湖北省全面实施的“荆楚优师计划”,为像曾可这样怀揣教育梦的学子打开了一扇门。该计划委托湖北大学、长江大学、湖北师范大学、黄冈师范学院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、汉江师范学院,为湖北部分地区定向培养基础教育高素质师资。对于入选计划的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、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,毕业后有编有岗。毕业时可免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,按相关程序可直接申请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。
签约仪式现场,曾可作为新生代表发言
“很感谢荆楚优师计划,为我搭建了一个既能实现教育理想、又能回报家乡的平台。”曾可表示,她希望借助这个机会,为乡村学生带去系统地化学知识,激发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,鼓励他们在化学领域继续探索深造,希望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。
签下协议的那一刻,曾可的心情格外复杂。“除了兴奋,更多的是一份忐忑——这既是国家的信任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” 她深知,这份协议背后是无数期待的目光。为此,她早已为大学生活做好了规划:“我得好好规划大学生活,调整作息,对自己更严格一些,真正扛起这份责任。我想在大一先努力适应学校的生活节奏,稳扎稳打地筑牢各门专业课的基础;大二、大三在保证学业稳步推进的同时,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,考取相关专业证书以提升综合能力;到了大四,我则会着重锻炼和提升口头表达能力,为将来投身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。”
这个暑假,曾可也没闲着。“接下来,我会专心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,同时回顾初中和高中的化学课本,夯实相关学科基础。如果时间充裕,还想学一门乐器,让生活更丰富些。” 她说。
长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孙健介绍,针对“荆楚优师计划”师范生,该校专门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、开设系列特色课程;学校构建与地方政府、中小学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,加强教育见习、研习、实习等实践环节,让“荆楚优师计划”师范生深入了解基础教育发展形势,厚植教育情怀,提高乐教适教的职业能力。“我校还将建立‘荆楚优师计划’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,关注其入职后的成长,通过在线平台等多种形式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,开放学校举办的培养培训活动,持续支持‘荆楚优师计划’毕业生专业发展。”
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